今日重点财经:1、生态环境部发文要求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持续推动实施鼓励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制定达峰专项方案。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系统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上线交易。2、央行货币政策司称,中央银行需要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不断疏通传导渠道,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将这三者形成有机的整体系统。要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保持正常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3、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速超过30%。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在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总量稳步增长基础上,着力提升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信贷结构更加优化,引导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4、美股周三收盘涨跌不一,道指小幅下滑,道琼斯指数下跌0.03%,纳斯达克指数涨0.43%,标普500指数涨0.23%。
市场回顾:昨日以业绩稳健而著称的“中字头”个股集体启动,板块指数高开高走涨超2%,创近2年来新高。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27%,报3598.65点;深证成指跌0.61%,报15365.43点;创业板指跌1.57%,报3130.30点,昨日指数震荡走弱,而中字头股票逆势拉升走强,中国中车、中国重汽、中国化学等封板,中国核建盘中触板。券商股板块整体跌近4%,领跌两市,国盛金控跌逾8%,第一创业等十余股跌逾5%。有色金属板块冲高后持续跳水,华友钴业、盛屯矿业等触及跌停。农业种植板块大跌,神农科技和登海种业等跌5%。
技术分析:从近三个交易日的成交量来看,资金追高的意愿其实并不是很强,当然各种媒体和平台渲染的很厉害,导致短期许多投资者盲目看了抱团取暖去追高相关品种。具体来看周一杀跌,成交超1.2万亿;周二大涨,成交不足1.1万亿;昨天调整,成交再度突破1.2万亿。这意味着,在大涨的时候,并没有大规模的资金去追逐,反而在调整时,有增量资金进场。可见,市场已经出现了部分惧高情绪。也就是说,处于高位的股票,需要有足够的调整空间,才会吸引资金进场。从指数30分钟线看,昨天最低跌到3570点附近,这个位置如果能够守住,指数有望再度开始新一轮上升,如果受不住会向3550点一线寻找支撑,KDJ持续死叉向下,显示存短期震荡修复的可能。因此,对沪综指来讲,突破3587点也不会一帆风顺,要想拿下3684点‘熔 断顶’,必须先接受3649点这个关卡的考验。后面大盘能否继续走出快速而有力度的上攻,关键还要看券商的整体表现。综合分析:2021年开年以来,A股三大指数连连收红,但两市下跌家数从1000多家逐步升至3000多家,下跌占比接近八成。近两周涨停市值分布中,350亿元市值以上个股占比大幅提升,沪深300估值达95.2%的历史高位,创业板指估值提升亦远快于创业板综,龙头高估值之势愈演愈烈。龙头高估值本质是A股优质资产稀缺性与微观流动性骤增间的矛盾,风格切换需等待流动性拐点。昨日虽然指数在调整,但成交量没有萎缩,沪市成交5500多亿元,深市成交近6800亿元,相比12日是放大的。那么,如此大的资金,都在向哪些个股聚集? 昨日,深市有6家公司成交额都超过了100亿元,这是比较罕见的。这6家公司分别是东方财富、京东方A、TCL科技、比亚迪、宁德时代和天齐锂业。其中,东方财富的成交额高达186亿元。而这6家公司的总成交额,竟然高达749.39亿元,占深市成交总额的11%。而整个深市的个股总数,有2400多只。换句话说,0.25%的上市公司,完成了深市11%的成交额。对比美股的纳斯达克,也就是苹果、特斯拉等几家巨头,实现了对纳斯达克的“统领”。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预期,未来的A股市场,也会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其实,这种变化已经开始出现了,未来的A股,资金也必然会向龙头公司聚集。
热点分析:目前市场流动性整体较为充裕,外围不确定性落地带来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叠加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度的业绩有望改善以及“十四五”政策催化,预计春季躁动行情将会延续。数据显示,1月初已经有8只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合计规模812亿元。截至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未来一个月已排期等待发行的基金还有47只左右,预计对应最大发行规模可超3500亿元。目前龙头股抱团现象,关注安全边际较高的大金融如银行、保险和券商等估值修复机会。关注景气度及政策利好的大科技领域的5G、软件等龙头企业以及关注涨价逻辑(通胀逻辑)的半导体及新能源、消费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