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两市股指低开高走,截至收盘,沪指涨0.42%,报3457.07点,深成指涨0.94%,报14398.38点,创业板指涨2.16%,报3050.58点。沪深两市成交额7881.6亿元。盘面上,涨停个股达到75家,跌停个股数量44家,仍以ST个股为主;板块方面:饮料制造、医美概念、煤炭等板块表现强势,为市场注入了支撑力。种植业与林业、数字货币等板块调整居前,但并未形成过多影响。技术上,周三A股三大股指开盘涨跌不一,盘初市场短暂下探后反弹,随后沪指横盘,创业板指走高一度涨超2%,午前指数集体回落;午后A股延续震荡整理态势,尾盘指数重拾升势。节前压力最大的时间节点按以往经验就在周三、周四压力最大,长假期间有用钱需求的必须在周四前套现,但指数日线级别的MACD尚未死叉,反弹趋势并未破坏,指数连续大幅杀跌的可能性并不大,预计在3373-3406区间或反弹趋势通道上轨附近有较强支撑,在此区间走出第四只脚的概率较大,另创业板指下方支撑在2926-2886区间。所以,指数下跌也不必惊惶失措,考虑到风格周线级别的轮动和上周抱团股的占优,短期市场风格偏于均衡些;历史上五一前数日的假期避险情绪会升温,节前防御、逢高控制些仓位。一般而言,胜率较高的时机或在5月末至6月中上旬,彼时是布局博弈“七一”前后指数修复的较好时间窗口、彼时也可能是物价见高点后政策环境有所改善的时期。短线操作还是建议多看少动,市场没有明显的主线,虽然有持续性的题材,但是板块内部分化严重,龙头股已处于高位,不适合参与了,可等待节后新的机会。综合分析:经历了春节以来的集中下行以及反复磨底之后,当前阶段见底的多重信号逐步显现,并且有加强的态势。而在经济复苏持续以及流动性相对稳定下,市场总体向好格局并未改变。5月长假后,市场将进入一季报后的业绩空窗期,机构重仓股在持续反弹后压力增加,机构投研资源扩散推动“盘轻无基”个股持续重估,承接从机构重仓股中流出的资金。最后,不断改善的基本面形成市场的支撑力,博弈加剧不改整体缓慢修复趋势,投资者所等待的超预期变化因素出现前,平静期的市场仍然波澜不惊。操作上只需保持谨慎,短线不宜追涨,逢回调可择机分批低吸,但要踏准节奏,并合理控制仓位。
热点方面:1、金融股,其中重点跟踪银行。复苏后期银行业绩改善,资产质量提升,再加上流动性收紧导致资金转向低估值洼地避险,所以相对低估值的金融板块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机构资金;2、部分周期涨价股,比如化工、有色等。因为经济复苏还未结束,所以周期股仍有相对收益的机会,但此时不宜重仓参与,跟多关注有色等同事具有催化题材的提振;3、消费当中的核心龙头品种。牛市并未结束,估值不会一直到底,而且消费股性价比相对较高,资金承载能力较强,也是基金被动配置的最佳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