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 前私募冠军叶飞最近几日的爆料,掀起资本市场的一场腥风血雨,使“市值管理”的灰色地带再次受到市场的关注。昨天被叶飞点名的多家涉嫌操纵股价的上市公司跌停,不少走势异常的中小盘股也纷纷大跌,这是股民对黑庄操作股票的用脚投票,监管层要严查黑庄,查得越严,股民越放心。市值管理的本意是让上市公司股票能够真实反映其价值,这是一项既有利于公司也有利于全体股东的事。也就是说,市值管理本来是一个中性词甚至褒义词。灰色的市值管理涉及各种项目,包括大小非大宗平台的减持、定向增发、股权质押等。为了保证大股东、高管最大化套现和上市公司的最大化融资,部分公司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做高股价或将股价稳定在高位。一般来说,私募负责整个运作,而公募基金负责锁仓。因为其即使持有部分的中小市值个股亏损,也不会对净值带来太大的冲击,而且公募本身是依靠提取管理费而非私募靠收益提成。有些民营公司比较喜欢寻找一些券商、公募、私募来配合运作,比如在增发、股权质押期间来做高并维持股价,以便能实现高价增发和较多的融资。而一旦完成后由于护盘资金撤退,股价就会突然大跌。这些公司并不需要直接支付给相关机构费用,只要配合其发布利好消息即可,同时还可以通过大宗交易高折价出让。
说说大盘吧,昨日,A股市场“不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A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超大资金再度聚焦核心资产,推高大市值权重股,也就是以各类白马股为首,从而推高三大指数板块上。锂电、医疗、汽车整车、航运等板块大市值白马大涨,盘中白酒、银行、地产等蓝筹股带动大盘最高上攻到3530点附近,但最终因为大盘上攻量能不济,券商股回落,引发大盘没有继续向上拓展空间。但市场结构性分化严重,少数大市值白马股拉升指数,大部分小盘股、垃圾股、ST股大跌。时隔近三个月之后,抱团股行情又来了吗?大的市场环境,是注册制改革背景下,主流资金追求核心资产稳定的业绩增长。结果是,医药、白酒、新能源、汽车、大消费等赛道不断上涨,大市值公司成为机构抱团的对象。而小盘股以及业绩不佳的垃圾股,被市场逐渐边缘化。今年初,随着公募基金发行过热,抱团股行情进入估值修复阶段,市场明显调整,题材炒作以及周期股、小盘股、垃圾股行情再度升温。而在市场调整三个月之后,近期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过,这次风格能持续多久?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市场回顾:昨日,两市股指盘中强势震荡上扬,沪指涨逾1%突破3500点,深成指一度涨逾2%站上14500点,创业板指盘中大涨超3%收复3100点;临近尾盘,三大股指涨幅略有收窄,截至收盘,沪指上涨0.78%,收报3517.62点,收复3500点大关;深证成指上涨1.74%,收报14456.54点;创业板指大涨2.6%,收报3112.74点。两市合计成交9300亿元,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25.78亿元。盘面上看,第三代半导体、氟概念、无人驾驶,次新股等题材表现活跃;个股方面,药明康德、万华化学、宁德时代、五粮液、爱美客、华熙生物、英科医疗、贵州茅台、招商银行等白马股集体拉升。ST板块遭遇重挫,逾百股跌停;旅游、环保、保险、纺织服装、燃气等板块大幅走低,地产、传媒娱乐、软件、券商、酿酒等板块均走弱。
综合分析:私募叶飞爆料事件继续发酵,而涉事公司仍在持续澄清中。城地香江、凯盛科技、今创科技、恒泰证券等纷纷澄清与叶飞事件无关。此前,叶飞还向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千合资本董事长王亚伟等一众私募大佬喊话,希望他们能一同揭发行业内幕。何谓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无论是基金还是券商资管,如果接盘属实,是用投资人的钱做利益输送,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涉嫌操纵市场。除需要向投资者进行民事赔偿外,还要根据违法细节判断其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如果没有叶飞的爆料,估计这些黑庄很难被投资者及监管层发现,如果他们按照约定向各路机构支付了服务费,估计叶飞也不会出来爆料,所以本栏说,他们的违法行为非常隐蔽,极难被发现,管理层也很难进行事前的防范,那么唯一有效的办法就只有对被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极其严厉的惩罚性处罚,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正本清源。